[諺語] 這位父親究竟聰不聰明? (It is ... that 表否定)


以前就注意過這個句型,但仍會一時忘記。

今天再次看到有人舉了這例子

It's a good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. 


意思其實是 It takes a really (perfectly) good father to, perhaps, know his son. 
也就是說,


就算是好父親,也不見得了解自己的兒子。
或如該來源網文所說:「再好的父親也未必瞭解自己的兒子。」

在此想先說點題外話:(建議也可跳過題外話,直接讀下面分隔線後的正文

對於該文的回應中,某人說她的英國老公認為該文有三句解釋都是錯的。

可見(拿上面句型來用) It is a good English native speaker that knows good English. (英文說得再怎麼好的英文母語人士,也會有不懂的英文。)

當然,如果寫下該則回應的讀者老公不但是英國人,而且是英語教學碩士或文學/語言學主修、甚至是碩博士,卻還認為該文的那幾句解釋有誤,也不無可能,但就必須提出辯證了。基本上該文寫出的四句說明都算正確 (我唯一有點意見的是第一句,個人會傾向於解釋成「你成家了嗎?」)

不過,是人都會有錯--翻譯大家朱生豪、梁實秋的莎劇中譯,就有許多後世持續爭辯討論的地方(下文會提到其中一例)。
若是我寫了上面那種回應,後來發現自己有誤,會想辦法回來刪掉或以正確的新文自己回應自己。而我所寫、所認為、所查找到的,也不見得都正確。

我只是想藉此例延伸,再次呼籲:
1. 請不要以為以英文為母語的外國人,問他/她英文就肯定沒錯--試想,母語是中文的自己,真的敢說自己中文文法、字彙很強嗎?
2. 不是英文好就能做翻譯、做口譯。在英語系國家長大的人可能有中英翻譯優勢,但不是每個這樣的人都行,否則,那些國家還需要翻譯或英文老師嗎?

==================表示以下是正文的分隔線=================

我實在很容易離題....

話說:It is ... that 的句型,我們以往學到的主要是「強調」功能:

It is John that wrote those letters. 寫那些信的人,正是John(強調「就是」他做了這件事)。

當然,更不用說一般常見的 It is 形/名 + that 子句: It is great that you're here. 你來了真好。

但另一個同句型的不同意思,就讓很多人(包括母語人士)跌跤了:

It is ___ that ____. 有否定意味

著名的例子是莎士比亞在《威尼斯商人》裡寫的這句:

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. 

後來改為較通俗的字眼,變成篇頭的那句諺語: It is a good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. 

有人認為是  It takes a wise father to know his own child.  

而這個解釋,就接近朱生豪、梁實秋對此句的翻譯:

只有聰明的父親才會知道他自己的兒子。(朱譯)

只有聰明的父親才認識他自己的兒子呢。(梁譯)


但更近代的漢譯,則傾向認為此句型並非「只有....才」的意思,
而是語帶否定地說,「再怎麼....也不」。

例如以下幾句:

It is a good workman that never blunders.
再好的工人,也會犯錯(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)。(出處

It is a bold mouse that nestles in the cat's ear.
再勇敢的老鼠也不會在貓耳朵裡安家。(做不必要的冒險,算不得真勇敢。)(出處出處2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莎士比亞寫那句wise father時,是從誰的口中說出呢?

是Lancelot(《威尼斯商人》中的丑角,替放高利貸的夏洛克Shylock做事的僕人)

Lancelot是對眼盲又不認得兒子的父親說話,加上他本身在劇中是丑角,此處這麼說,頗有點挖苦、自嘲(畢竟父親不認得自己,還是會有點難過吧,但身為丑角,就用輕鬆嘲諷的語氣去講)的味道。所以,我倒覺得朱、梁的翻譯,在此不算有錯。

這篇討論雖不清楚真正是誰寫的,但我較認同他的看法:

其實,如果評論者都能對該句的語境作一較為詳盡的分析,肯定會對這句話的句義有更準確地把握:
原語語篇的「發話人」是生活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莎士比亞,劇本中該句的「發話人」是親生父親沒能認出來、想要跟父親開開玩笑的兒子,其身份是放高利貸的夏洛克的僕人,在劇中扮演的是小丑的角色;
原語語篇的目的受眾(「受話人」)是置身原語文化、熟悉其習語典故的英語讀者,在劇中則是眼睛幾乎看不見的父親,
「話題」是父親在向人(他自己兒子)打聽到夏洛克府上去的路以及他兒子的情況;「語碼」是早期現代英語(寫成於16世紀末),語言「風格」/「音調」是諧謔幽默,
作者在借劇中人之口套用、活用英語諺語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.該形式(結構)在脫離語言語境的單純分析上不具句法歧義,是只有一個主述位結構的強調句,但在原文文化語境分析中,因為它是一個英語諺語的形式套用,故又可不將其作為一般強調句理解。
在詞彙層面上,該句中的「know」語義雙關,既可指一般的「知道」,又含有「瞭解」之意,而梁實秋選用的「認識」一詞,則較好地涵蓋了這兩個意思。「交際目的」是作者想要達到一定的喜劇效果等。如果譯者和譯評者都能對上述語境特徵作較為詳盡分析的話,筆者相信他們無疑會在該句的翻譯上取得更多共識。
反白引文出處在此


小結:


1. It is ... that .... 句型的諺語,為否定用法(不能直接照字面翻)

用下面例句來代表說明:
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. 
路必有彎;凡事必有變化。(不可譯為:那是個永不轉彎的長巷子。)

2. 莎劇中的 "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."
可譯為:「聰明的父親才能認出自己的孩子哪。」。

3. 承上,但若是由該句衍生出的諺語 "It is a good father to know his (own) son."
則譯為:「再怎麼聰明的父親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兒子。」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文法]三寶請注意:Drive Safe!

[術語] 報廢的英文怎麼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