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俚語] peanut gallery 跟花生、芝麻街、史奴比有關係嗎
---還真的有關係。
首先,這個詞來自早年的娛樂文化,
多早? 去劇場看秀看戲的那種年代 (沒有電影、電視,當然也沒ktv)。
劇院中,二樓(或頂樓)最高排的座位,通常是最便宜的,
想找樂子卻沒錢的人 (通常是低階層民眾),就買這兒的票,
看表演可以吃東西 (不是兩廳院那種連水都不能喝的),
這區的觀眾恐怕都是買基本款零嘴,大概就是花生米囉。
想像一下:坐在這兒的人,沒錢買前排座位,通常也是沒錢受教育的人,
自然就比較 "不受拘束、自由奔放" --->沒什麼觀影禮節概念地邊吃著花生,邊大剌剌批評台上的演出,
吐槽的同時,可能還順便把花生殼往台上丟 (從那麼高丟下來也是很厲害啦💪)。
於是,這個座位區,就被人稱做 "peanut gallery" (gallery有 "座席" 之義)
現代用法則有兩種:
1. 【比較負面的說法】 愛(亂)批評的一群人 (政治新聞偶爾會用)
2. 旁聽席、旁觀觀眾
最常見的用法是,B批評A,A說:
"No comments from the peanut gallery."
視情境可解釋為:
"不懂就不要亂說"
"外行人請自重"
"酸民退散"
但是,跟芝麻街、史奴比真的有關??
"peanut gallery" 一詞之所以後來未隨著看秀文化被其他娛樂取代而式微,
乃是歸功於一個比芝麻街還早、還紅的美國兒童節目 Howdy Doody Show
這個 "Howdy Doody秀" 的主角是牽線木偶 (到了芝麻街的年代,則是布偶秀)
節目現場有一區坐著一群小孩觀眾,那一區就叫做 "peanut gallery"
(我想當初應該不是期望這群小孩對木偶丟花生殼吧,
也許是取peanut一詞的 "小東西、小人物"之義,親切又可愛👦👧👨👩👯)
【這個連結的第三張照片,便可看到兒童觀眾席後方牆上掛著"peanut gallery"的標示】
這個兒童節目紅透半邊天 ---- 那是20世紀上半葉的年代啊! 黑白電視的年代,
自然是大受歡迎,
演了13年之久,
存在於許多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童年記憶中,
因此,當這些人長大後,peanut gallery的用法還存在於其語彙與書寫中。
Howdy Doody秀裡面有 "花生觀眾席" (peanut gallery),
那麼,芝麻街用芝麻(sesame)當街名也不為過了 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喜歡這漫畫的人應該知道,漫畫名稱是 Snoopy(或Charlie Brown),
但如果看過報紙連載,就會發現上面的名稱是 Peanuts。
據說,當初就是因為Howdy Doody秀 (1947年上映) 讓peanut gallery 一詞廣為流傳,
因此,史奴比漫畫推出(1950)時,就被報社改名為Peanuts了 (原名是 Li'l Folks
,但據說當時連載漫畫有好幾個名稱類似者,所以改名)
(好吧,我個人可以接受這種說法,不然實在不知道花生跟史奴比等角色的關係是什麼
----顯然史奴比漫畫作者Schulz也有同感,所以集結成書時都用狗狗Snoopy或小男孩Charlie Brown來當書名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個人小記:
去英國時曾經為了省錢買晚鳥票 --- 叫好又叫座的音樂劇【悲慘世界】的晚鳥票 ---果然只能坐在二樓最後一排的最邊邊,
不但視角多死角,
而且因為早期劇院地坪不大,二樓其實坡度很陡,
最後一排坐著都像隨時要摔下去似的,實在 "刺激" ,
難怪這種peanut gallery的座席也曾有 "nosebleed seats" (鼻血席)的說法。
首先,這個詞來自早年的娛樂文化,
多早? 去劇場看秀看戲的那種年代 (沒有電影、電視,當然也沒ktv)。
劇院中,二樓(或頂樓)最高排的座位,通常是最便宜的,
想找樂子卻沒錢的人 (通常是低階層民眾),就買這兒的票,
看表演可以吃東西 (不是兩廳院那種連水都不能喝的),
這區的觀眾恐怕都是買基本款零嘴,大概就是花生米囉。
想像一下:坐在這兒的人,沒錢買前排座位,通常也是沒錢受教育的人,
自然就比較 "不受拘束、自由奔放" --->沒什麼觀影禮節概念地邊吃著花生,邊大剌剌批評台上的演出,
吐槽的同時,可能還順便把花生殼往台上丟 (從那麼高丟下來也是很厲害啦💪)。
於是,這個座位區,就被人稱做 "peanut gallery" (gallery有 "座席" 之義)
現代用法則有兩種:
1. 【比較負面的說法】 愛(亂)批評的一群人 (政治新聞偶爾會用)
2. 旁聽席、旁觀觀眾
最常見的用法是,B批評A,A說:
"No comments from the peanut gallery."
視情境可解釋為:
"不懂就不要亂說"
"外行人請自重"
"酸民退散"
但是,跟芝麻街、史奴比真的有關??
- 跟芝麻街的關係是?
"peanut gallery" 一詞之所以後來未隨著看秀文化被其他娛樂取代而式微,
乃是歸功於一個比芝麻街還早、還紅的美國兒童節目 Howdy Doody Show
這個 "Howdy Doody秀" 的主角是牽線木偶 (到了芝麻街的年代,則是布偶秀)
節目現場有一區坐著一群小孩觀眾,那一區就叫做 "peanut gallery"
(我想當初應該不是期望這群小孩對木偶丟花生殼吧,
也許是取peanut一詞的 "小東西、小人物"之義,親切又可愛👦👧👨👩👯)
【這個連結的第三張照片,便可看到兒童觀眾席後方牆上掛著"peanut gallery"的標示】
這個兒童節目紅透半邊天 ---- 那是20世紀上半葉的年代啊! 黑白電視的年代,
自然是大受歡迎,
演了13年之久,
存在於許多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童年記憶中,
因此,當這些人長大後,peanut gallery的用法還存在於其語彙與書寫中。
Howdy Doody秀裡面有 "花生觀眾席" (peanut gallery),
那麼,芝麻街用芝麻(sesame)當街名也不為過了 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至於跟史奴比漫畫的關係??
喜歡這漫畫的人應該知道,漫畫名稱是 Snoopy(或Charlie Brown),
但如果看過報紙連載,就會發現上面的名稱是 Peanuts。
據說,當初就是因為Howdy Doody秀 (1947年上映) 讓peanut gallery 一詞廣為流傳,
因此,史奴比漫畫推出(1950)時,就被報社改名為Peanuts了 (原名是 Li'l Folks
,但據說當時連載漫畫有好幾個名稱類似者,所以改名)
(好吧,我個人可以接受這種說法,不然實在不知道花生跟史奴比等角色的關係是什麼
----顯然史奴比漫畫作者Schulz也有同感,所以集結成書時都用狗狗Snoopy或小男孩Charlie Brown來當書名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個人小記:
去英國時曾經為了省錢買晚鳥票 --- 叫好又叫座的音樂劇【悲慘世界】的晚鳥票 ---果然只能坐在二樓最後一排的最邊邊,
不但視角多死角,
而且因為早期劇院地坪不大,二樓其實坡度很陡,
最後一排坐著都像隨時要摔下去似的,實在 "刺激" ,
難怪這種peanut gallery的座席也曾有 "nosebleed seats" (鼻血席)的說法。
留言
張貼留言